千手千眼观音院

便捷导航

当前位置 法师开示信息详细
法师开示
来源:本站 作者:明仰法师 点击数:

开示.jpg

修行的实质是改变自己


各位,我们禅茶会开始。

大家一定要清楚禅茶会是一种创新,大概全国还没有这样的活动。我们寺院所以要搞禅茶会,希望通过禅茶这条路弘扬正法,护持正法,特别是末法时期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全国是这样,内蒙更是这样,所以我们在座的四众弟子必须清楚,我们这样做目的是弘扬释迦牟尼佛的正法,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正法,它的根本意义在这里。

但是末法时期实现这个目的是艰辛的我们很清楚尽管艰辛,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禅茶这个形式,把佛教的实质——禅,能够弘扬广大。因为诸佛从禅定中生,任何法门的核心都是禅。

念佛一心不乱是禅,密宗三密相应是禅,八万四千法门的核心都是禅。我们应该了解的深刻意义。我们在座的这些比较积极的,愿意在这上面做贡献的四众弟子,清楚我们是在弘扬正法,是在护持正法。

一、修行的实质是改变自己

第二点,我们要清楚,末法时期无论哪个法门,禅也好,净也好,密也好,所以是末法,的根本标志在哪里呢?只学形式,不求实质。这就说念佛也是从形式上学,打坐还是从形式上学,持咒还是从形式上学而把实质丢掉了,所以叫末法。

以净土宗为例,“念佛万修万人去”,但是实质上没有几个去的,这我们寺院已经证明,没有几个去的。为什么呢?丢掉了实质,只从表面的形式上念阿弥陀佛。禅宗同样丢掉了实质,只是在打坐的方法上面去追求,比如什么单盘呀,什么双盘呀,等等坐多长时间呐,以这些为标志。密宗同样是这样,念多少咒。就说都是在形式和数量上追求,丢掉了实质。

我们想一想,任何一件事情光在形式上做文章,实质上没有,那么这件事情能成功吗?显然是不行的。那么实质是什么呢?无论念佛也好,打坐也好,持咒也好,八万四千法门的实质,都是成佛,都是了脱生死,都是当下离开六道轮回,这是根本目的。但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们大家要清楚,无论打坐也好,无论念佛也好,无论持咒也好,实质我们必须清楚。

实质是什么呢?改变我们自己把凡人改成圣人这就是实质。那么你想一下,把凡人改成圣人,就是从表面上改一改?穿龙袍假扮皇帝;穿太监的衣服假扮太监;穿妓女的衣服假扮妓女。那不就成唱戏了嘛,你实质上不是皇帝吧?末法时期就这个样子,学佛都是从形式上去学,不是从实质的改变自己来学。

二、改变自己的心和行

那么改变自己怎么改变呢?把凡人的心,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心,六道轮回的心,追求财色名食睡这个心,改变成圣人的清净心这是根本。念佛是改变心,把污染心改变成清净心,就跟阿弥陀佛合一打坐,把污染心改变成清净心,就跟明心、跟见性合一持咒把污染心改变成清净心,就叫三密相应大家清楚吗?所以不管修哪个法门,是改变你的心,不改变心,修哪个法门都不成功。这我们大家都要很清楚,这就是末法时期。

念佛就念佛,不改变心打坐就打坐,不改变心持咒就持咒,不改变心二福女照旧是二福女,愣四高照旧是愣四高,是不是这样?那你念佛有用吗?那你打坐有用吗?那你持咒有用吗?没用。

所以修哪个法门,禅也好,净也好,密也好,首先是改变心。这就要我们大家自己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在改变自己的心。改变就说明你上路了,不改变就说明你没有上路。改变的越多,说明你层次就越高。是不这样?大家认同吗?所以改变心

更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心行是一码事心是内心内在的作用,行是心外在的表现。换句话讲把自私的心变成心,行为把为自己考虑的一切行为,改变成为大众为佛教去做,这就是改变行为。

比如念佛要想合一,你的心必须是阿弥陀佛的心。什么心呢?慈悲心。你没有慈悲心念阿弥陀佛,能跟阿弥陀佛合一吗?这跟搞对象一样。你没有慈悲心想跟禅的佛心合一,能合一吗?你不改变自己的自私心,念那个咒,不管是哪个咒,咒是清净的密码,你能跟这个清净的密码合一吗?行为是清净心的表现,行为上要阿弥陀佛学,向观音菩萨学,大慈大悲,拔苦予乐,我们能做到多少算多少。如果不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这个上面,去实行自己的行为,那念佛不会成功,打坐也不会成功,持咒也不会成功。

现在实际上就是这样子,念佛是自私心,行为是自私的行为,所以念佛不成功,打坐不成功,持咒不成功,一切法门都不成功。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下了个结论,不发菩提心,修一切善法都是魔业。我前面讲的都是从这句话来的,你不发菩提心,菩提心的现实表现就是慈悲心,你没有慈悲心你修哪个法门,一切善法,包括念佛,包括打坐,包括持咒,这都是善法,别的善就更不用说了,你修哪个善法你都是魔业。

以现在为例,比如念佛,许多不改变自己心态,不改变自己行为,口头上是菩提心,实际上没有一点慈悲的行为,越学越傲慢,越学越了不起,你可以看我念了十万,我背会了哪一部经,我就看不起来你,不要说在家人,出家人我都看不起来,是不这样

我们大家是虔诚的四众弟子,必须在这实质问题上搞清楚,想成功改变自己的心,把自私心改成无我心把自私的行为改成慈悲为大众服务的行为不这样的话根本谈不上学佛

学哪个法门都是这个准则,它才能够相应念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相应,那就是阿弥陀佛的慈悲心阿弥陀佛度众生的行为变成我们的心,我们的行为,程度不同,但是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念阿弥陀佛才能成功。打坐同理,持咒同理,不是方法。

这很简单,有些人一贯就按那个错误的念佛方法,个错误的方法已经历史以流传好久了,把念佛法门走偏,是历史性的,现在更偏。以数量决定念佛成功不成功,关起门来念,念十万把想要学佛的人引上歧路,这是罪恶,毁掉了人家的慧命,破坏了正统的佛法。

末法时期这些事情都是很痛心的。有的人就坚持以数量念佛来决定,认为一天念五万也好,十万也好,背会这部经就成功了,就坚信这个谬论。我就跟她讲,这样的人很难说服的,是女的我就说你有没有孩子呢,她说有我说如果你的孩子成一天就叫着你“妈妈妈妈妈妈妈妈……”每天叫你十万,你高兴不高兴?这个孩子没有一点孝敬你的心,更没有为你服务,为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一点行为。每天就叫你妈妈妈妈妈妈妈妈……你烦不烦?她说烦。

我说那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那他叫你妈妈并不多,需要的时候叫你一声妈妈,孝敬你,为你服务,为家庭做贡献,为社会做贡献,见谁就帮谁,你说这样的孩子是不是你的好孩子呢?大众也公认这是个好孩子你说这个孩子虽然叫你妈不多,但是他的行为是不真的是叫你妈呢?他用这个行为叫你妈,恭敬你,听你的话,一心一意做好事,你说这个孩子是不是个好孩子呢

同样成天叫你妈妈,什么事儿也不干,就像现在关起门来念佛。关起门来念,名曰闭关,你那个孩子关起门来,就在家里天天叫你妈妈妈妈妈妈妈妈……每天叫你十万声妈妈,能成功吗?我说你都不喜欢听妈妈,阿弥陀佛就喜欢这个人成天啥也不干,关起门来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高兴不高兴?大家说高兴不高兴呢?这不很简单的个道理嘛!现在的佛法就走到这个程度,所以叫末法。

禅宗也是这样,不发慈悲心,在里打坐,甚至到深山老林里打坐,怕别人干扰他宣扬我一坐能坐几个小时,坐几天你认为对吗?我们大家喜欢念佛也好,得从根本上去念佛,用心来念佛,用行为来念佛,你的心是阿弥陀佛的心,是观音菩萨的心,你的行为是阿弥陀佛的行为,是观音菩萨的行为,才叫做真正的念佛。

同样打坐,你必须发菩提心,我们老和尚总结的很清楚:“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是他老人家提的纲领“觉悟人生”,那就是在这一生中要明心见性,要开悟。“奉献人生”,就是在生活中服务大众,护持正法,弘扬正法,为大众服务,这就是禅宗这就是净土宗,密宗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看现在净土宗是这样吗?脱离社会了没有?脱离了社会,脱离了家庭,背叛了家庭,好些人不顾家的反对,自己本来没出家,丢下自己家里的孩子亲人老头,跑了跑到那儿念十万去了,对吗?禅宗也是这样,脱离实际,关起门来打坐。密宗更不用说,关起门来磕大头要磕多少个大头。这是佛教吗?磕大头就能成佛?念十万阿弥陀佛就能成佛?关起门来打坐就能成佛?是这样吗?

大家必须清楚,我们要想这一生中有成就,人生苦短,只争朝夕,我们得上路。真正走以慈悲心念佛,以慈悲心打坐,以慈悲心持咒以奉献的精神来念阿弥陀佛以奉献的精神来打坐以奉献的精神持咒这才能够跟佛教合一哪个法门都是这样。大家认同吗?

三、学习茶叶无我奉献的精神

我们寺院要走这个正法的道路,我们天天回向,建立正法道场,让正法久住,我们禅茶会的目的,同样是为这个服务

我们再回到禅的这个角度来讲,再回到茶的这个角度上来讲,为什么禅茶一味呢?我们现在就体会这个茶的高贵品质,就是佛的精神,大家现在喝茶,你喝的很香,喝的很美,喝的挺痛快,你想没想过茶的无私奉献精神。茶叶完全是无我奉献,把茶叶放在茶壶里面,用开水浇,是不是无我?我们能做到吗?

现在禅茶会要通过茶来体现佛教的精神,茶是无我的。有我让开水浇吗?你让开水浇吗?现在大家准备好,你拿上壶给大家头上来浇一浇,你愿意接受吗?但是茶接受了。所以我们现在禅茶会喝茶,首先要学茶的无我精神,这就是佛教。念佛是无我,不是自私的我打坐是无我,不是自私的我持咒是无我不是自私的我。

我们现在回到主题上来,茶就是无我精神的表现。承认不承认呢?无我到什么程度呢?没有任何不满的表示你看它是不是无言呢?无言、无我、无相、无声的奉献,这就是佛教。

我们禅茶会体会佛教的精神,首先学习茶的无我的精神。无我是干什么呢?不是得名得利,不是现在社会上末法时期这个以我来得名得利,茶不只是变成无我,而且是以无我来奉献,你看是不是奉献呢?把自己完整一个身子,通过开水一泡,泡的整个形状都变了。把自己身上的香味,完全散发出来,把它的清香奉献给大众,让我们通过喝它的清香,来得到我们精神的享受,是不是呢

我们禅茶会前面讲了很多,现在归结到茶的精神就是佛教的精神。佛教的精神,就是无我奉献的精神。学哪个法门,你必须以无我奉献的精神才能成功。念佛——无我奉献,打坐——无我奉献,持咒——无我奉献。不是学方法,方法好学,一个真正的好的师父,方法马上就可以让你明白。

比如我现在教你,前面讲了息道观,不管你能不能掌握,你知道息道观了没有,知道了没有?至于能不能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那是成佛的方法,起码你现在知道息道观,念佛——息道观,打坐——息道观,持咒——息道观,是根本的方法。特别是我告诉你,你要逆呼吸,你学会了逆呼吸,进行息道观,在逆呼吸中观入息观出息观停息你就进入道!道的程度有多深那是另一码事起码我告诉你,你走这条路子你的身体你的心情很快都会改变。你今生马上就会得到提高,你不信试。那么至于成佛那更是一步一步的问题。

所以我现在不想再往前讲,后面的东西很多,但是你必须先掌握,一个佛教的根本精神叫做无我奉献所以我们寺院的修学理念里面,其中一点我写很清楚,就是无我奉献来自这里,来自《楞严经》,来自十方诸佛成佛的根本思想体系。

大家现在首先要进入无我奉献这个总的精神里面,同时掌握逆呼吸的息道观,这样我们修行的路子上了道会加速的,你不信试,你自己的身心很快就会得到感受。

好,我就讲这么多,阿弥陀佛。

仰法师

                                                     禅茶开示

2025年7月16日

整理 | 耀居士

   | 耀居士

   | 耀古居士

 结尾图片最新版.jpg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