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观音院

便捷导航

当前位置 每日楞严信息详细
每日楞严
来源:本站 作者:明仰法师 点击数:

恩师讲经.jpg

20250629宣讲《楞严经》_6

00:0015:48

6.身心清净即为清净道场


一、无相修行得身心清净

我们持了《楞严咒》真正进入空性的实相,我们所犯的过错不清净就会变为清净,那么诸佛会加持我们,龙天都护佑我们,这些我们要很清楚。

所以这里必须是通过自我的净化到诸佛的加持,龙天的护佑,到耳根圆通法门闻性的开发和《楞严咒》这个磁场的强化。这些地方我们要都很清楚,都要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我们学佛就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大踏步往前走。

【设著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

这个更是指的我们现在。我们现在末法时期的众生真正建立一个坛,前面已经讲过了,建立一个坛是不可能的。一个是我们没有那个条件,一个是我们没有那个福德因缘。但是作为修行来讲,建一个清净的坛,就说清净的道场,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很简单,就像一个学校一样,你是个好学校,你就能够教出好学生来,把好学校变成一个坛来理解。我们寺院也是,一个正法道场就相当一个坛,就可以弘扬正法,就可以修持正法,使四众弟子真正得到利益。

那么建立一个清净的坛,就是要内外清净。严格的坛,像前面所讲的那一套设施,我们做不来,但是我们要进入心清净,环境清净。比如我们寺院现在就是向这个方面努力,使我们这个寺院变成一个园林式的寺院,这是我现在想的,到处鲜花,到处是清净不染,到处是一种干净,让人产生好的感受的环境状态。

所以坛就是指的环境清净。这跟你家里一样,你家是个好的家庭,你的家必然是清净的。你家不是个好家庭,你就娶了个二福女,哎呀,那个家又臭又乱,进去一片混乱,你说你这种情况下,你怎么修行?环境乱、心就乱,心乱、环境就乱,是不是?心境合一,心跟境是一致的。这些地方,我们都要变为实际。

那么这里又指的我们穿的衣服,说你穿的衣服跟现代,这是一个明显的说法。你可以穿破的,你可以穿旧的,但是你必须干净。不是现在赶时髦的,宽裤腿儿、短裤腿儿、露肚脐眼儿、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红的、一会儿绿的,不是这样的,就不是让你追求这个衣的时髦。

纵然是你穿的不净的、破的衣服,但是你心清净,你心跟《楞严咒》的空性合一,你心跟耳根圆通法门的闻闻自性的这个自性合一。下面就是这样,一行一住,悉同清净。你跟空性合一,你修的是无相,你修的是无住。这里面是关键,你进入无相无住就是清净。

比如,这个无相,首先要修无我相。修行,我们现在不管修哪个法门,比如我们现在的茶会,我现在只是讲了调气,下面要讲调身、调心、调饮食、调睡眠,都很具体,它都是一个清净的法门。

比如现在讲的是身,你要调你的身,使你的身体变成空。这就是每天大家都念《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把这句话变成你自己你这个色壳子是空的色是指你现在这个身体、这个肉身,你这个肉身就是空的,所以叫色就是空;空就是色,那么你这个色壳子又是在空中产生的,一会儿就没了。所以你要进入清净,你必须进入观身空寂,这是马上要做到的。

你观你的身空,色就是空,就是清净。如果你这个身体不观空,你念念是我,那你不可能进入清净。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不管出家、在家的人,我相重的人烦恼重,出家也这样。你看吧,他烦恼很重,这就是我相重,时时考虑着我和我的观念不可侵犯,那么这就不可能进入清净。所以念佛也不可能进入一心不乱,你有我,你怎么能够进入一心不乱呢?无我才能进入一心不乱,是不是?

打坐你不可能明心见性。你有我这个色壳子,这个色是心,这个色是性,这个心跟性是在色壳子里面的永恒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那个自性。你守着你这个色身的我不可侵犯,守着我这个妄想,贪嗔痴这个妄想不可逾越,那你能进入清净吗?那你打坐能够明心见性吗?你持咒能够三密相应吗?不可能。

所以这里的深刻意义在这里,你必须进入身清净、心清净,这前面贯穿的都是这个。心清净就是真心——妙明真心,身清净就是如来藏性——我身上的自性。

二、无相修行落实在当下

所以你不管穿的破也好、烂也好,你只要进入身心清净,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是一行一住,悉同清净,这是马上要做的。佛教的修行难就难在这个上面,让你进入真心,离开妄心。刚才我讲了,妄心存在,你观着它,它就离开了。妄心离开,妄去真存,那么真心就显现了。破我相、破我执,那么真心就显现了,所以就能够进入一行一住的清净,明白吗?

这是让你现在就做的,难就难在这里。念佛也是让你一行一住清净,打坐也是让你一行一住清净,持咒还是让你一行一住清净,行住坐卧都清净。明白吗?这是让我们当下就做的。不管你修哪个法门,现在我们每个人修一个法门,地藏也好、观音也好,都是为了这个。念哪部经一样,持哪个佛号、菩萨号一样,念哪个咒一样,都是为了我们进入一行一住,行住坐卧清净。所以法无高下,是法平等,都是解决这一个问题。明白吗?

在这种情况下,我进入无我相、无我执,跟空性合一的状态,最主要是跟耳根闻性合一、安住在耳根闻性上,就可以进入这种状态。

持《楞严咒》,那么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这就说你的清净不是道场决定的,也不是设坛决定的。你只要进入空性,那么你自身就是一个道场,自心自身就是一个坛场,我的身心就是清净的坛场,我的身心就是清净的道场。明白吗?

所以这个地方就把有相的道场,有相的坛场,变成无形的我的无相、无住、无执的状态下的清净,跟《楞严咒》合一,跟宇宙合一。所以跟设坛,跟进入道场的功德是没有区别的。这里面根本强调就是让你自心进入清净,自身进入无相的清净,自心进入无妄念的清净,那么自己就变成了真正的坛场,自己就变成了真正的道场,你要明白这个。

所以真正的坛场是我自己,真正道场是我自己,明白吗?不是现在这个状态,追求大,大寺院、大道场、人山人海,怎么花、怎么美,搞的那个样子,不是这样的。这跟现在的这个末法时期的状态完全相反的,这就是释迦牟尼佛针对末法时期的这个不清净的状态而讲的这一条。明白吗?

所以修行不是形式的、外在的,更主要是通过外在的清净进入自身的清净,使自己的心少妄念,无妄念,变成真心;使我的身,有色的身变成无相的法性生身。我的身心就是真正的坛场,我的身心就是真正的道场。修行就是为了使我自己变成真正的空性的、实相的道场。这不就跟诸佛合一了吗?这不跟如来藏性合一了吗?这不就成了最高级的生命了吗?明白吗?

这些地方我们大家都要非常清楚,一切都要落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而且这些都是跟现实,释迦牟尼佛看到末法时期的状态相联系的。

好,我们就讲到这里,阿弥陀佛。

仰法师宣讲

2025年6月29

文字整理 | 净乐居士

   | 耀居士

    | 耀古居士

结尾图片最新版.jpg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